七七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小说 >大宋悍臣 > 第195章 新规

第195章 新规(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195章新规

天圣四年。

六月。

宋煊与王神医站在门外。

顾夫人在里面生孩子。

因为刺杀一事,再加上宋煊没有上榜,自是加大了宋煊这个受害者的重量。

无论是科举考试受到伤害,亦或者是当街杀官这种事,以大宋宰相为代表的朝廷,自是要查出个水落石出。

就算窦文等拒不承认,没有证据。

但是以王曾为首的宰相还是要求重惩,再加上有顾子墨的证人证词,还有那重金抓捕下归案的火眼狻猊。

窦文自是没有再辩解的能力。

按照大宋特有的政策,直接把他们扔到了河北去服苦役赎罪。

顾子墨纵然是迷途知返,但前期也算是帮凶,被朝廷押送到了东京进行审判。

但不幸的是在判决前,他在狱中直接病故。

宋煊猜测是输错血了,只不过是慢性的那种溶血症状。

如今顾家还没有返回老家,主要是顾夫人这个遗腹子,依旧朝廷恩典,并没有把顾子墨在应天府的职田收回去。

经此一事,顾子墨的父母自是前后皆病。

如今他爹就是吊着一口气,等着大孙子出生,盼望着顾家能有个后。

为此特意请来王神医,以及儿子的救命恩人宋煊来此坐镇,必要时可以保小。

宋煊耳朵听着这话,心中却是早就翻了白眼。

不过他也理解,若是顾家无后,定然会被其余人吃绝户的。

在如今这个封建时代,便是如此的规矩。

高层有高层的吃人法子,底层自然也有底层的吃人法子。

所谓道德,不过是互相伤害的遮羞布!

此时屋子里的接生婆也请了两个有经验的候着。

毕竟按照目前的情况,女人生孩子确实是在鬼门关走一遭。

王神医瞧着越发俊朗的宋煊。

此时竟然也有些焦急的在外踱步,倒是忘了他还是一个雏,没经历过生孩子的事。

“十二郎,勿要担忧。”

王神医拽住宋煊的胳膊:

“你着什么急啊”

宋煊当然不能说出自己与顾夫人之间的秘事,她是在给自己生孩子,如何能够不担忧。

“王神医,我这不是有些担忧嘛。”

“毕竟那也是两条人命,若是我不知道此事还好。”

王神医颔首,表示懂,他随即笑了笑:

“十二郎可要好好学一学,待到你将来成亲生孩子后,便不会这般慌张了。”

宋煊远离家乡勒马镇后,乡音便有些融入宋城了。

即使过年他也没有回家,而是与自己几个伙计在这过年。

读书嘛,总归是有借口的。

在书院苦读的学子们,也是一连离家几年都不回去,实则是正常。

王珪则是在一旁与顾家的小侍女搭话。

这一年下来,他倒是认了不少字,并且对宋煊撰写的三国演义这个故事很是喜欢。

不光如此,如今大小茶馆,就算是庆楼只要是会说书的,全都在讲这个故事。

什么刘关张,吕布赵云典韦许褚之类的。

民间更是有好事者,全都在编排谁最厉害。

“嗷。”

屋子里传来一阵响亮的哭声。

就在说话间,从屋子里走出一个产婆,面带喜色:

“恭喜,恭喜顾家喜得千金。”

顾家老爷子一听这话,一口气吊不住,直接晕了过去。

王神医连忙过去给他扎针。

倒是宋煊示意王珪给产婆掏些喜钱。

产婆连忙道谢。

“孕妇怎么样”

“好叫小郎君知晓,母女平安,恭喜恭喜了。”

宋煊颔首,这才过去瞧着王神医给他扎针。

待到老头子悠悠转醒,宋煊也明白他是油尽灯枯了。

……

宋煊与王神医便结伴而行,从顾家出来了。

“顾家寡母的,再加上老两口如此病体,怕是会遭人欺负啊。”

王神医看过太多的事了,对于这些自是了解的很。

“我会差人看望一二的。”

宋煊指了指自己身后的王珪。

“十二郎倒真是大人不记小人过,如此胸襟,是能当宰相的主啊。”

“哈哈哈。”

宋煊忍不住大笑起来:

“王神医如此看好我,那小子便多谢了。”

二人道谢着分别。

宋煊瞧着路边购买彩票的书铺。

那是雷家开的。

自从宋煊落榜之后,丝绸行赵行首便立即做了彩票这件买卖,妄图以数量多寡来分流宋煊的客人。

只不过他学的是皮毛,被宋煊与雷员外联手坑了几笔大的,铺子再闹出不诚信,故意控制中奖号码的声音。

在几个月时间内,终究是赔了不少钱,关了几处买卖,便被雷员外给收了过来。

顺便丝绸行会的行首的位置,也是落到了雷员外的手中。

如今他的铺子也是雇佣了一批归德军厢军的家属,除了日常要给书院分润利润外,还要时不时的去周济其余人。

如此一来,有了军方和官府的支持,彩票这个事业才算是彻底稳定下来,并且确保把其余人都排除在外。

有了这个行业,倒是开了几家造纸坊,稍微供应一二。

晏殊的政绩,从商税上也比去年多了。

宋煊悠悠的叹了口气,依旧是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又到了发解试的时间。

十个月的时间眨眼便过去了。

自从得知顾夫人有孕后,宋煊便是收了心。

每日去书院上课,听夫子讲课,甚至连放学后,都被夫子叫过去单独开小灶。

那三国演义,也不过是他口述,由自己的伙计肖志鸿代笔,写出来的。

卷比的生活,一度让宋煊觉得自己回到了高三那个时候。

没日没夜的学习,就是为了多考一分,就能超越一操场的人。

竞争就是如此的激烈!

晏殊当时做出那种决定后,心中是有一分担忧,宋煊会自暴自弃的可能。

但好在自己还是了解宋煊的,他经得起摔打。

宋煊随口垫吧了几口,便回到了书院,继续下午的学习。

夫子王洙因为甲班失利的学子太多,这几个月来自是越发用心,如今头发上竟然有了一丝白发。

“宋十二。”

王洙当即点名,开始考教宋煊的墨义。

宋煊自是老老实实的站起来。

一个是他真的有心要考解元,另外一个是一直不能介怀,这帮学子们竟然没有在考场上大发神威,自是要狠狠的操练他们。

“《论语》云:“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夫子王洙手中的戒尺一顿:

“阐述“仁”的内涵及其在治国安邦中的重要性。”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

其内涵丰富,既是一种道德修养,也是一种实践原则。

《论语》中孔子多次论及“仁”。

宋煊稍微思考了一会,才稳稳的答道: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句话揭示了“仁”的本质:即推己及人,将心比心。”

“在治国安邦中,“仁”尤为重要。”

“仁政是儒家政治理想的核心,孟子曰:“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仁政要求统治者以民为本,轻徭薄赋,教化百姓,从而实现天下和谐。”

“历史上,如周文王、汉文帝、景帝,光武帝,明帝,唐太宗等明君,皆以仁政著称,其治国之道可为后世典范。”

“综上所述,学生以为“仁”不仅是个人修养的目标,更是治国安邦的根本。唯有以仁为本,方能实现个人与天下的共同发展。”

王洙颔首,对着众人道:

“你们谁还有要补充的”

王泰瞧着宋煊,这个小子也太能卷了!

自从落榜之后,王泰可是瞧见宋煊真是往死里学,再也没有以前吊儿郎当的样子了。

逼得他也是豁出去学习,连青楼都许久没有去了。

就算是吕乐简他来邀约,王泰也直接拒绝了。

因为他发现宋煊在诗赋这条路上进步极快,自己本来遥遥领先,结果竟然不断的被他超越。

反倒还要问一嘴,你怎么写成这个逼样了

王泰不得不承认,宋煊这个陨落的神童,到底是发挥出威力来了。

他接受任何知识点都极快,而且对于许多历史人物都了如指掌。

天赋这玩意,你真是再怎么努力,都不一定能赶上。

在青龙互助学习小组当中,宋煊自是带头卷起来了,搞得大家都不得不争相卷起来。

可哪一个不是年轻气盛,谁都不想落在他人后面。

好些个人的嘴都变得毒蛇起来,时不时拿着老落榜生来吐槽。

连一向沉默寡言的韩琦,也能精准的吐槽几句。

此时的墨义考题,宋煊不仅说的对,还加入了他自己的见解。

整个教室里倒是没有人言语。

哪有什么需要补充

你赶紧把宋煊说的话记下来才叫正事。

王洙自是点头:

“人一定要知耻而后勇,今年的发解试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可谓是一晃而过,又到了真刀真枪的时候。”

“我希望你们都能拿出实力来,全都中榜,也不枉你们这些日子勤学苦练的辛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