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小说 >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 > 第219章 玄武门之变

第219章 玄武门之变(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李世民正要结果了李元吉之时,马儿受惊,乱跑入树林,被树枝挂了,摔下马来,一时爬不起来。

李元吉追了上来,想要趁机用弓勒死李世民。

就在这时,又是尉迟敬德冲了过来,吓得李元吉转头就跑,结果被尉迟敬德追上射死!

到此,李渊的三个嫡子,就只剩下了李世民。

李渊见大势已去,只能封了李世民为皇太子,掌天下之权。

李渊被架空!

有好事者说,那李承乾造反之时,咋不提着李泰和李治的头去找李世民呢?

要是这样的话,李世民也没得选了,李承乾就可以成功了。

不过,我个人觉得,这应该不可能!

毕竟,李世民本身的威望就很高,又有一大批的文臣武将忠心跟随,所以他政变之后,能够压得住李渊。

但李承乾?除非出其不意一举杀了李世民,如果他也要来整个太上皇,只怕分分钟重新被李世民夺回大权。

有人说,杀了李泰和李治,嫡子就剩一个了,李世民咋办?

咋办?难办?那就别办了!选庶子呗,这也不是没可能。】

...

唐朝,武德时空,太宗时空,高宗时空。

群臣是真的踏马的后悔今天没请假,这事情,是能让他们看的吗?

躲在家里,就说在睡觉,什么也不知道多好。

此刻,这三朝的大臣们,一个个是噤若寒蝉,一点声音不敢发出。

而监国的李承乾,那也是吓得脸色都白了。

虽说李世民并没有追究他未来会造反的事情,还让他监国,但是这天幕的假设也太狠了,砍了李泰和李治的脑袋?

这是能假设的吗?

...

与此同时,身处在秦二世时空的李世民也是脸色黑成了锅底!

...

武德时空,在经历过短暂的安静之后,李元吉第一个嚷嚷出来了。

“父皇,你看,二哥他多狠,居然把大哥和我都杀了,还架空您!您赶快下旨将这个乱臣贼子给杀了啊!”

李世民当即也跪下道:“儿臣绝不敢逼迫父皇,至于大哥和元吉,那是他们逼迫儿臣太甚,多次想要杀死儿臣,儿臣难道要伸着脖子给他们杀吗?如果父皇同意,那儿子现在就束手就擒,绝不反抗,让元吉直接杀了儿臣吧。”

李元吉嚷道:“你以为我不敢动手吗?反正你也是要杀了我和太子大哥的。”

“别吵了!看完再说!”李渊捂着头大喝了一声,顿时全场又安静了下来。

李渊直感觉自己脑袋都快要胀裂开了。

话说,早先从天幕出现没多久,李渊就知道了皇位最终是李世民夺了。

但是,李世民的那一连串的头衔,实在是看得让人欢喜,大唐能出这么一位吊炸天的皇帝,说实在的,他也觉得脸上有光。

所以,自天幕出现之后,太子党和秦王党的斗争自是陡然加剧,但他也更加的努力的在压制两派的斗争,他依旧想要找出一个合适的解决办法。

同样的,许多的原本的中立派也因为天幕的出现,逐渐的倒向了李世民。

...

【李世民担任太子,掌握大权之后,下令放掉宫廷花园里养着的鹰犬,并停止各地进贡奇珍异宝,还要求政务处理要简洁严肃。

同时因为历代帝王名字避讳的事情,搞得很多的书籍,公文,官名,文书等等已经是有些乱七八糟了,于是李世民下令,今后除非是世民两个字连在一起的地方需要避讳,其他一律不避讳。

八月初九,李渊宣布禅让,李世民正式登临大宝,改元贞观。

李世民继位之后,大赦天下,将自武德元年因直言进谏被贬被罚的官员都召回,天下免赋税徭役一年,放三千宫女回家。

十九日,一件大事又发生了。

长安舞王东突厥颉利可汗,趁着唐朝刚刚发生政变的机会,率领约20万大军,大举入侵唐朝。

因为政变带来的冲击,导致地方出现不稳,李世民尚未来得及解决所有地方问题。

因此,这突厥大军简直如入无人之境,一路狂飙,攻破泾州,武功,攻击高陵,严重威胁到了长安城的安全。

二十四日,赶到泾阳前线,大战突厥,生擒敌将阿史德乌没啜,斩敌千人。

然而,即便是尉迟敬德勇不可当,但事出突然,他的兵力也不够阻止突厥主力进军。

20万大军列阵在渭水之畔,距离长安城只有40里。

至于颉利大军为什么这么容易就突袭到了长安附近,史书上没有详细的记载,不过这也很容易猜到,貌似当时的好几个城池的守将都是前太子李建成一党的。

此时的长安城兵力空虚,只有约万人的防守兵力,整个长安人心惶惶。

恰如此前在武德年间,突厥南下之时,吓得许多大臣想要迁都,就连李渊都有些心虚,还是李世民站出来斥责胆怯的大臣。

此时的情况,比当年不知道危险了多少倍。

虽然勤王大军肯定会陆续赶到,但若是突厥倾力一战,长安或许真的有可能被攻破。

然而,李世民依旧刚硬得很。

颉利派大将执失思力前去长安恐吓李世民。

李世民直接怒斥颉利不守道义,他已经给了突厥很多钱财,现在突然撕毁盟约,那就先砍了你祭旗。

执失思力被吓到了,求饶,被李世民关押!

随后李世民决定亲自去见颉利,大臣们都很惊恐。

李世民说:“颉利就是趁着我刚刚继位,内部不稳,倘若我们坚守不出,他们就算攻不下长安城,也会四处大肆劫掠。”

于是,李世民带着高士廉、房玄龄等六人,来到渭水之畔,当头就是给颉利一通怒骂,斥责他们不讲信义。

一些突厥将领更是隔河跪拜李世民!颉利也懵逼了,被唬住了!

不是说长安空虚吗?这李世民居然还敢只带着六个人上来吆五喝六,不会是有什么阴谋吧?

随后,李世民安排的大军也到了附近,这些军队,一个个军容整齐,令行禁止。

这下,颉利就更加懵逼了!

毕竟,颉利本来只是想趁机偷袭长安,搞一波大的,唐朝的勤王军队抵达的话,到时候结果是什么也不好说。

两天后,李世民和颉利在长安西的渭水便桥上斩白马盟誓,签订合约。

据说,李世民应该是给了颉利许多钱财。

之后,颉利率领突厥大军全部返回,一场大战消弭于无形。

萧瑀问李世民,为什么不打?

李世民说:“突厥乌泱泱的这么多人,还有人不等颉利点头就跪拜我,一看就是乌合之众,我安排的人已经陆续完成了对他们的包围,要想打败他们,轻而易举。

但是,如今我刚刚继位,国家需要的是稳定的发展,大战一起,即便是胜利,也会消耗极大。

正所谓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颉利回去之后,给李世民进献了3000匹马,李世民表示拒绝,只要求他们放回被掳走的唐人。

这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渭水之盟。

有人说,渭水之盟是李世民的耻辱!虽说是叫和平协议,但这是城下之盟!

但绝大部分的人都不认可这个说法,

不是任何事情,都非要一位的上去刚,那只能叫做匹夫!

正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一时为形势所迫,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而让步,关键是要能知耻而后勇。

况且在这一次事件之中,李世民也尽最大努力做到了吓唬住颉利,致使他不敢轻举妄动。

这要是换成泰山之耻的宋真宗,让他去骂颉利?怕是当场要吓得软在地上。

签了渭水的盟约,怕不是事后就得沾沾自喜的要去泰山溜达一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