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优先完成的工作没有之一(1 / 2)
国内争取到的大鹅的几亿外汇贷款几乎都用在了教育上!吸引外国留学生回国,已经作为教育部门所有重要工作之中,优先完成的工作没有之一,
教育部统计出国留学尚在国外的留学生有五千多人,其中在北美留学的有三千多人,在其它国家留学的有两千多人。国家开始通过各种关系和外交途径,
在各国的留学生中间开始开展归国建设新国家的工作,这一次的力度更大!因为有张雨晨的参与,国内建设了归国留学生和科学家的科技产业园区。
因为提前知道了很多即将发生的事情,会给留学人员未来归国带来很大的麻烦,于是相关部门为此专门设立了一个归国人员特别联络办公室,开启24小时的工作机制,
抓紧时间往回抢人。国家给相关的科技人员提供了极其优厚的生活条件,按照后世建设了国外都不具备的高级生活居住社区。
日夜不停的通过各种渠道不辞辛苦的联络、接触各个留学生和在外国的科学家,按照张雨晨的提示,对于其中那些大佬级别的留学生和科学家。
工作人员更是志竭尽全力,发动一切关系争取把他们在战争爆发前带回国。在这个时期有过两次大规模的国外留学生和学者的归国潮。
第一次发生在49年到51年间,这段时间国家刚刚成立,大批渴望参与祖国建设的年轻人蜂拥归国,共有约950人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随着战争爆发,为了防止“资敌”,霉国禁止留霉学者的回国要求,直到战争结束才逐渐放松禁令,禁令放开后又有200多人回国,
前后两次共归国1200多人,这些人成了国家迅速复兴崛起的希望,是难以估量的宝贵财富。在这两次归国潮中,各有一次“全明星”般的梦幻阵容,
1950年9月,威尔逊总统号邮轮的第十七次航行,为共和国带回了130多名学者,其中有后来的12位院士排名第一;
1955年9月,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的第六十次航行,带回了24名学者,共走出了森老等6位中科院院士,位列第二。
相比于森先生等归国途中的有惊无险,威尔逊总统号的这次航行则充满了危险和坎坷,赵中耀等三名学者更是九死一生,差点命丧他乡。
抗战胜利后,当时的政府为了学习霉国是先进经验技术,派出了多批研究学者和留学生,寄希望这些人能够学成归国,建设国家。
可是内战的爆发让这些学者们倍感失望,国内战火纷飞,连性命都朝不保夕,更加不具备搞科研的条件。因此绝大部分人学业有成后都选择了留在国外继续观望。
随着共和国的横空出世,这让留在国外的众人欣喜若狂,在祖国的感召下。他们揣怀着报国之念,义无反顾的抛弃国外的优越生活和条件,
急不可耐奔向祖国的怀抱。1950年载有130多位留学人员的威尔逊总统号邮轮从旧金山起航。这是第一批归国潮中人数最多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