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洛阳纸贵(1 / 2)
论文究竟要发到哪去呢?
卫康也读过研究生,发表过论文,因此对国内的刊物还算有所了解。
他第一个排除掉那些核心级期刊,什么科技核心,宁大核心,京大核心,D之类的,一个都不要。
因为这些期刊不但贵,也是公认的难发。
虽说以人造血的论文质量之高,肯定能通过发表,但从投稿到发表也要大半年时间,他可没有耐心等那么久。
而且这些核心期刊的版面费非常高,价格动辄两三万起,如果要加急,还需要加急费用,发表提前的月份越多,加急费越高。
这不就是跪着给期刊送钱吗?我怎么能做这种事,不投,不投。
那剩下的选择就只有普通期刊了,比如国家级和省级刊物,它们的版面费比较低,大概一两千块就可以了。
至于通过率,更加不是问题,如果打电话找熟人,没准下一期就能发表。
那就找本省级生物学刊物吧。卫康心里嘀咕道,很快给丁冕发了封邮件,让他写一篇关于人造血的中文论文,好发表在国内期刊上。
很快,不到十分钟,就收到了回复。
卫总,您好,论文早已准备好,请您过目。
打开附件,仔细看了看,只见其用词精准,原理清晰,实验图像和数据一目了然。
他顿时点点头:不错不错,果然是个写论文的料。
只不过看完论文后,他倒有些犹豫起来。
这篇论文实在写得太好了,哪怕发到顶刊上也绰绰有余,要是就这么发给一个省级刊物,实在有点明珠暗投的意味,让人觉得可惜了。
这小子没准还以为能发个厉害的核心刊物呢,要是知道发了个没啥要求,谁都能水的省级刊物,会不会伤心失望,打击到他的工作积极性啊。
卫康摸着下巴,忍不住想道。
突然,他心里一动,自言自语道:要不三清自己办个刊物?专门刊登公司内部的学术论文,这样就不会有往哪发表的烦恼了。
常院士说得对,国内的科研实力本来就有限,更加应该增强知识共享。
三清每年那么多科研成果,不能因为被国外学术界所排斥,就不发表了。
应该创办一份自己的学术期刊,提升国内学术水平,同时也让那些垄断分子知道,国外这些所谓的顶刊,对三清来说,什么都不算。
第一期的话,因为赶时间,准备办成公司内部刊物,这样只要去出版署申请一份《内部刊物准印证》就行。
将办成一份以季刊形式发表的电子期刊,这样制作起来非常方便快捷,而读者也可以在三清的官网上直接免费下载。
人造血这篇算是封面论文,里面需要填充的其他论文,可以从公司内部论坛找,再让原作者润色一下,去掉一些敏感信息,差不多就够了。….
这样一来,应该能凑一本期刊了。
至于下一期还做不做嘛,先看看
安美,你一直在维护公司内部论坛,那么就负责此事吧。
做一期电子刊物,先去论坛找十篇没发表过的论文吧,然后让作者修改一下,再把这篇人造血的论文放在封面。
做好以后发给我审核。
好的,卫总。安美恭敬地说道:请问刊物名字叫什么比较合适呢?
卫康沉吟了一秒,道:就叫《生命》吧。
作为三清内部论坛管理者,她很轻松便找到了十篇与近期的科研成果有关的论文出来,并一一给原作者发送了邮件。
亲爱的同事,很荣幸地通知您,公司内部期刊《生命》正式成立,而您于x月x日在内部论坛发表的这篇论文入选了首期刊物。
请删除其中涉密信息,并将修改好的文章发送给我。谢谢!
《生命》期刊:一本生命科学领域,包括生物学,医学,制药等最新成果及报道的中文期刊,本刊支持思想创新,学术创新,旨在给国内的科学家,学者,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传播,分享和讨论不同方向问题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由于在内部论坛发表论文有数千元或上万的现金奖励,并且算入年终业绩核算,所以很多人都会发表与项目相关的论文。
黄勤就是其中的一个积极分子。
此时,他就收到了安美发来的邮件,看完后不由一愣,随即激动起来:太好了,咱们公司也要成立学术期刊了?厉害了,我的卫总。
这可是
成果,人造血那篇是封面论文,由于高清图片较多,文件会大一点,建议在电脑上下载阅读。
消息瞬间回了过来:小卫,你发论文的速度真快!
过了一会,消息一条条飞速发了过来,让人应接不暇。
等等,你自己办了个内部学术刊物?
为什么要这么麻烦呢?
直接发在京大核心刊物上不行吗?
对了,肯定是我说尽快,让你有压力了。
不过这样也好,三清内部的一些学术宝藏是该出来让大家见见了。
嗯,看得出制作非常精美,你是用心了的,论文也不少,有十篇,我先仔细看看哈。
说了要仔细看论文后,常三维那边就再也没了动静。
卫康摇摇头,知道老爷子这是见猎心喜,这就马上忘记自己,迫不及待地看起论文来了?
接下来,他把同样的链接一一转发给了认识的院士大佬们。
除了生物学界的常三维院士,还有物理学界的齐院士,医药界的涂悠悠院士,航天航空的谢院士,等等,足有三十余人,全都是华夏科学院里面各行业的领军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