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小说 >秦功 > 第173章 晕倒的杨宪,百姓得知消息!

第173章 晕倒的杨宪,百姓得知消息!(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大人,月氏与匈奴十五万大军,已经南下!”

方才秦卒说的话,让杨宪犹如老年痴呆一般,呆呆的瞪着眼睛。

怎么可能!

月氏与匈奴,怎么可能会派遣十五万大军南下!

脑海里,不断重复着怀疑。

然而当看着面前的秦卒,杨宪却又不得不相信,阴山隘口的都尉与秦卒,绝不敢拿这件事开玩笑。

到匈奴与月氏,足足十五万人马!这个足以劫掠整个上郡的数量。

想到这里。

“快去请胡将军!快去请胡将军!”

回过神的杨宪,慌忙的起身,然而不知是身体的颤抖,还是年纪老迈,在

“快去请胡将军!”

顾不得穿鞋子,杨宪一边急急忙忙的小跑,一边慌张的喊道。

此前一直觉得正堂太小的杨宪,

正堂外。

门外的府邸下人,听到杨宪的喊叫声,方才进屋。

“大人!”

下人话语方才响起,就看到杨宪焦急的喊道。

“快去请胡进将军,快!”

下人还是

房门外。

杨宪看着下人领命朝着府邸外跑去的背影,随后看着眼前这个空荡荡的院子。

这时候,杨宪脑海里,蓦然浮现曾经那个站在院子中的少年。

当初少年先是书信,后又亲自赶赴榆中城,告知他匈奴与月氏,很可能会率领大军南下,突袭高奴。

结果他却把少年晾在院子两个多时辰,更出言嘲笑那少年的命,能值几个钱。

“完了!”

杨宪羞愧得闭上眼睛,心里那叫一个悔恨,待再次睁开后,眼神之中再无往日神采,给人感觉苍老一分。

十五万匈奴月氏大军,南下突袭上郡。

一想到眼下上郡岌岌可危,一想到日后其他官员知道,会如何看他,王上知道,又会如何看到,甚至上郡所有百姓,又会如何看他。

一个个念头浮现脑海,在想象到日后要面对的嘲笑、指责、甚至是后人的漫骂,王上的失望.

“大人!”

“大人!!”

伴随着年迈的杨宪,摇摇欲坠,感觉天旋地转,气喘不过来,耳边不断响起下人的惊呼。

在昏迷前的,杨宪的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

如今前程、名声不保!

“大人!”

“快扶大人去休息!快去叫医师。”

府邸内,在一声声惊呼声中,一名名下人,抬着老迈的杨宪,去往卧房。

半个时辰之后。

郡守府邸内。

胡进、李平燕二人站在正堂之中,正堂下站着榆中城城守、十七名校尉、五名都尉,以及榆中城内的其他官员。

“胡将军,眼下榆中城,城内城外皆是榆中、高奴两地无数百姓,吾等必须想个决策保住榆中,万不可让匈奴与月氏劫掠百姓!”

李平燕看完竹简后,对着胡进说道。

此刻李平燕的脸上,也写满不安,十五万匈奴与月氏的大军,这数量别说一郡,就是一国都有危险。

李平燕看着手里的竹简,想到高奴城城守白衍昔日就在眼前说过,匈奴与月氏会南下,想到之前的书信都尚在府中,这一刻别说杨宪,就是他李平燕都后悔无比。

当初若是相信那少年,该有多好。

“李平燕惭愧!”

李平燕收起竹简后,摇头叹息。

然而李平燕也明白,再是后悔,眼下说什么都于事无补。

眼下最值得庆幸的是,昔日那白衍回过高奴后,不顾后果,私自下令迁徙高奴百姓来榆中,并且率领铁骑大军留在高奴死战。

若非如此。

李平燕都无法想象在看到这份竹简的时候,已经酿成多严重的后果。

“将军,卑职认为,匈奴与月氏的数量,以我军将士死守隘口,根本抵挡不住,眼下求援之余,当务之急,是迁徙所有百姓继续南下。”

一名身穿秦甲,佩着秦剑的都尉上前,对着胡进拱手说道。

话音落下。

又有一名都尉站出来。

“将军,卑职认为裘岢将军的话没错,眼下我们上郡士卒数量,不过三万余,若是匈奴集合攻一两处隘口,死守无碍,然匈奴月氏一但分兵,我军无法抵挡。”

正堂内。

两名都尉的话,得到其他不少校尉的赞同。

不过也有反对之人。

“将军,在高奴的铁骑大军,已经抵挡月氏、匈奴两三日,卑职担忧撤离很可能已经来不及,应当把百姓全部迁入城内,传递消息给其他城邑的同时,死守待援。”

一名年纪三十多的都尉,站出来说道。

这番话让不少校尉都陷入沉默,若是调集其他隘口的守军回防榆中死守,这不难,甚至死守一两月都绰绰有余。

但上郡其他地方的百姓,可就没有那么好的下场,这也是所有校尉都沉默的原因。

“将军,匈奴与月氏,恐怖之处皆是游牧部落,战马数量不可估计,卑职也认为死守榆中,方才是上策!”

一名校尉站出来,拱手说道。

话音落下后,其他校尉也纷纷点头。

因为所有人都明白,阴山隘口传来的消息中,已经告知消息被耽误不少时日。

按道理匈奴与月氏的大军,早就应当抵达,眼下之所以眼下榆中城无碍,甚至阴山隘口无碍,他们这些都尉、校尉都清楚,定是高奴的铁骑在血战,抵挡匈奴的大军。

一万余铁骑大军,抵挡匈奴两三日,已经让他们足够惊叹其血性。

如今一日日过去,谁都不敢保证,铁骑大军尚能抵挡多久。

万一就在下一刻,或者一个时辰后,就传来匈奴与月氏的人马,抵达阴山隘口的消息,到时候面对那些游牧部落的十五万人马,别说百姓走不了多远,就是他们撤回榆中死守的机会都没有。

正堂内。

胡进听着麾下都尉、校尉的话,额头满是汗水,目光满是犹豫。

是弃守各处隘口,保全榆中、高奴的百姓,还是冒险死守隘口,保护所有百姓全部撤离?

烛灯下,很是安静!

眼下别说胡进,就是一旁的李平燕,喉结都动了动,不敢草率开口,眼下任何一个命令,都关乎无数百姓存亡。

若是有个闪失,他与胡进,就是活过这一劫,也难辞其咎。

“传”

正当胡进下定决心,准备下令的时候。

“大人!”

“大人醒了!”

突然间,正堂内传来侍女与下人的惊呼声。

胡进、李平燕,以及所有都尉、校尉转头望去,随后就看到一直躺在正堂内,额头敷着布巾的杨宪,已经恍恍惚惚的睁开眼。

胡进与李平燕见状,心中松口气,毕竟他们二人,一人身为郡尉,负责统领一郡兵马,另一人乃是监御史,观一郡官员秦吏过失。

在百姓去留的抉择上,身为郡守的杨宪,才是主要负责的官员。

“杨大人!”

胡进与李平燕互相对视一眼,上前看望杨宪一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