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小说 >古代:我和赘婿兄长互换身份 > 第820章 近乡情怯,万民迎接

第820章 近乡情怯,万民迎接(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让袁木即可入京,接手京军,护持京畿之地。”

“走吧。”

“我们回青州府。”

许元胜轻叹一声,皇后林菀有这么一个始终挂念她的人,死的也值了,袁武不愿再入仕,只是往厚待二子袁木。

从湖汉行省绕道直接前往青州府。

一路上没有走的太快。

倒也没有刻意的检查官道情况,南方官道修建十分扎实,从马蹄踩踏过去的动静,就能感觉到。

而且官道修建的速度,更快,几乎整个南方都完成了用水泥和钢材对原官道进行更替了。

“大人是近乡情更怯?”侯坤注意到了许元胜的情绪。

“是无脸回去。”

“整个西川行省为大胜死了太多人了。”

“青州府更甚。”

许元胜长长叹息一声,总算是更深切的明白为何后世项羽宁愿自刎也不肯过江东了,毕竟带出去的人死了那么多。

回家的路上,会不可避免的是一块块坟冢。

看到那一幕,想想心里那滋味,就不好受。

“西川行省的民众会理解大人的不易。”

“大人大力锻造火炮,四处谋取精铁矿,创办官路司,推进火炮的大范围运用于战争,已经避免了大量伤亡。”

“入了蛮国境内,大人也先行遣回了大量老兵,启用北地新兵。”

“大人对于南方,对于西川行省的用心。”

“将士们和民众都清楚。”

侯坤低声道。

“此行不要事先透漏。”

“我们低调进青州府。”

许元胜轻叹一声,摆了摆手。

“是!”侯坤点了点头,进入南方安全上问题不大了,就先行让随行的兵士不要跟的太紧了。

很快他们百骑入了青州府境内。

刚临近关口。

天色渐黑。

却看到关口内的官道两侧亮起了火把。

左右两侧皆是民众在寒风里举起了火把,照亮了回家的官道。

“这?”许元胜蹙眉。

“我没有派人知会张方平大人。”

“不过张大人,想来也不会如此劳民的。”

“怕是我们从进入江南行省时,消息就已经走漏,是民众自发赶来的。”

侯坤低声道。

等入了关口后。

就看到十几匹马疾驰而来,为首的正是张方平。张方平脸露喜色和高兴,匆匆下马就是加快走过来。

“兄长。”许元胜急忙下了马,快步迎过去。

“元胜,你瘦了,也黑了。”

“蛮国境内听说打的很辛苦。”

“你吃苦了。”

张方平几度张嘴欲言,最后还是不知道要说些什么,说话间紧握着许元胜的双手,连眼眸在寒风里都有些泛红了。

“兄长,谈不上吃苦。”

“让乡亲们早点回去吧。”

“我对不住他们。”

“让一批批战死的乡亲们,只能躺着送回来。”

许元胜摇了摇头。

“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何况打的还是外族,敌人不死,我们哪怕在南方也睡不安稳。”

“乡亲们都拎得清。”

“何况大胜征兵会留下子嗣,这一仗打完了,他们的孩子得到厚待,未来就不用再打仗了。”

张方平义正言辞道。

“张大人说的是。”

“我们不怕死,若是再征兵,我老汉也想去。”

“杀退蛮兵,从此我大胜再无敌人,娃儿们也能安心读书识字,考取功名了。”

“这日子比过去更有盼头了啊。”

附近一个老汉突然开口道。

“不错。”

“青州府出了许大人,是我们青州府的荣耀。”

“我们青州府的娃儿能入蛮杀敌,史书上关于咱们青州府的记载,哪个不是沉甸甸的,就凭这个,咱们娃儿也死的值了,死的光荣了。”

“我家大儿英勇杀敌过百人,虽然战死了,族谱单开,县志留下一页。”

“从府衙到县衙,抚恤给的足足的。”

“孙儿们长大了就能继承军功,哪怕不考科举,也能入军,这是多少辈没有的大好事啊。”

“我家大儿那是为我老汉一家,开了辉煌啊,让我老头这一辈走到哪里,都能抬起头,直起腰来,哪怕县衙的大人们来到我家,那也要上香,作揖的。”

“我家大儿死的光荣。”

“给大人当兵,纵死也光荣,我们无悔。”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拄着拐杖,颤颤兢兢的走过来满脸激动道。

“我家相公年初就跟着大人,杀过大荒国的贼子。”

“今年又随着大人杀入了蛮国境内。”

“他往常来信,总是告诉我,跟随大人是他这辈子的光荣,能随着大人征战天下,是他做的最正确的事。”

“虽然大人不认识他。”

“但他每次看到大人在的方向。”

“就能感觉,那片的天都亮堂了。”

“他本来还想带家里人一起去蛮国定居,说是大人提倡民众迁徙,我们青州府人要积极响应。”

“可惜他没能活着回来。”

“不过我和我家公公提了,我愿意带着儿子去蛮国境内,在我家相公拼死的地方,好好的抚养孩子长大。”

“让孩子知道,他爹是英雄。”

“哎,我不该哭的。”.

“我家男人光荣了,换来了百两银子,还给儿子争了军功,我家大儿子现在十四岁了,马上就能跟着大人再上战场了。”

一个妇人擦着泪,擦着擦着就是笑了,眉宇间透着自豪和光荣。

“大人,我爹给我说了。”

“身为青州府的兵,是他一辈子做的最正确的事。”

“我要当兵。”

“青州府的兵爹战死,儿子上,咱们青州府的兵永远最强,最多。”

一个十四岁的半大小子大声道。

很快一个个老人,一个个妇人也纷纷走出来,莫不是感激青州府出了许元胜,让青州府人未来能够过上好日子,走出去能够抬起头来。

他们家死了人。

但他们觉得日子未来更有盼头了。

看着这一幕。

许元胜深吸一口气,没让眼角的湿润落下。

“我总说,打完这一仗,就能不打了。”

“我失言了。”

“我知道再多的抚恤和奖励,再也换不回你们的儿子,你们的相公,你们的父亲。”

“对于乡亲们的认可。”

“元胜,愧不敢当。”

“我还是要说,打完明年,咱们就不打了。”

“未来孩子们就能在一个太平的年景里,开心的长大,再也不需要提刀穿甲,走入战场的那一日了。”

许元胜说完之后,深深躬身行礼。

“愿为大人赴死!”

“愿为大人赴死!!”

“赳赳青山,共赴国难!”

“战不休止,死不还!”

“死不还啊!”

一个个官道两侧的民众不约而同的拱手过胸,声透铿锵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