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血染淡马锡(2 / 2)
和秦王卫队一比,我们锦衣卫那都是带善人。
“作为执政者,你不能建立并维护秩序,会害死更多人。”
一夜之间,就有上百封匿名信被递交上来。
李芳明显有些不耐烦,不过还是说道:
“看在陈伴读的面子上,就多教你一些东西。”
“大王,岛上并非全是歹人,有许多人都是正经经商,并未参与违法乱纪。”
以后谁再说我们锦衣卫凶残,劳资特么和他们拼了。
但也有些在岛上受到过羞辱的人,害怕之余感到无比的兴奋。
“知道你错在哪了吗?”
之后许柴佬和岑信通,各自带着手下,在郭成军的配合下去挑人。
“如此就可以避免外人误解朝廷的意思。”
你还想多事,我就很难再支持你了。
“要谢,将来有机会了当面谢他吧。”
——
三天时间很快过去,淡马锡岛上所有人全部被聚在了码头之上。
“如果再将岛上的人全部处死,恐怕数年之功真就废于一旦了。”
李芳瞅了一眼,说道:“大王的话你忘了?他做事不需要证据。”
人数少,局面自然就容易控制。
童大银等人都避开了他的眼睛,很明显秦王杀心已起。
“淡马锡事关重大,因为之前的失误,已经延误了朝廷的计划。”
当初我拿着前程不要帮你,那是我自己的选择。
甚至大喊吾皇万岁,秦王千岁。
拿不出证据也没关系,口头述说就行。
厮杀声、零星的炮声,密密麻麻的烟柱……成了这几日淡马锡岛的主旋律。
也不用怕谁报复你们,可以匿名检举。
海港里的商人,站在甲板上眺望着码头,也吓的瑟瑟发抖。
“谢将军。”许柴佬再次道谢,然后将目光看向岑信通,哀求道:
“还有就是,通过此事让他们知道,朝廷重建淡马锡的决心。”
这时,李芳也说道:“大王,臣以为郭将军所言不无道理。”
许柴佬知道他说的是真话,并非是为了吓唬自己。
控制住心中的恐惧,站出来说道:
郭成说道:“我让麾下儿郎们配合你,尽快将人挑选出来吧。”
再说回淡马锡岛,登岛部队的手段也非常残忍。
一个共识同时出现在所有人心目中。
说完,他起身返回船舱。
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大火焚烧,很快半条街都陷入了火海。
自从了解了这位秦王的为人,他就一直感到后怕。
在正规军面前,他们修建的所谓防守工事,脆弱的和一张纸一样。
先是简单的劝降,不降的全部清剿。
“这种损失,太上皇、陛下和陈伴读都不希望见到。”
但并没有几个人站出来。
有人仗着人多想要反抗,然而在武装到牙齿的正规军面前,那点反抗力度掀不起任何浪花。
可是现在已经酿成这样的恶果,别人来帮你擦屁股。
哪怕稍微甄别一下呢。
还是许柴佬给他解开了疑惑:“很多人被敲诈欺凌过,但大多都没有证据……”
最好的办法,是先将人分开。
也深深的庆幸,还好自己身上打着陈伴读的标签,否则早就人头落地了。
李芳指着浓烟四起的淡马锡岛说道:“看到了吗?这一切后果都是因为你。”
许柴佬感激的道:“谢岑兄。”
还没有入港的船只,连忙找了个浅滩停靠,打探岛上的消息。
朱樉眼睛里闪烁着奇异的光芒,用怪异的语气说道:
“声誉?你是觉得本王还有声誉,还是觉得本王在乎声誉?”
许柴佬深深的鞠躬,说道:“谢李长史指点。”
不过这种人毕竟只是少数。
想仗着地势反抗?
“如果将来你还有机会出仕,希望能记住这个教训。”
李芳本来想就此离开,但想到他和陈景恪的关系,既然开了口就多说几句吧。
许柴佬朝两人深深鞠躬,道:“下官代一万百姓,谢郑将军、李长史。”
许柴佬连忙:“是,下官保证不会多一人。”
“不若饶恕其中的无辜者,让他们将真相告诉其他人。”
作为地头蛇,郭成部很清楚哪里的水道最狭窄,哪里最适合逃到对面。
凡是躲在荒野的,不论是什么人一律斩杀。
然而,郭成部的加入,彻底断绝了这份希望。
如果只有秦王卫队,他们或许还能成功。
李芳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儿,然后又释放了消息出去。
更何况在这里工作那么久,他也认识不少人,正好将那些人都救出来。
这么做自然会造成很多无辜之人死亡,比如被关押在黑牢里的奴隶,很多都被一起杀死了。
“若将所有人都杀了,外人不知道岛上发生了什么,恐怕会更加畏惧这里不敢前来。”
这支明军不一样。
被挑走的才能活下来?
然而在刀枪面前,没被选中的人也只是略微骚动了一下,没有敢反抗。
秦王奉皇命前来处置逆贼。
况且,谁也没想到最终会是这个结果,我不怪你。
岑信通挥挥手说道:“还说恁多废话做什么,赶紧带人去挑人吧。”
“记住了,一万人,一个都不能多。”
李芳摇摇头,说道:“不,你太天真了,竟然以为靠嘴巴能建立秩序。”
然而他们却不知道的是,李芳在拿到匿名信之后,连看都没看,直接让人一把火全烧了。
“惩罚不法分子,重新建立秩序,才是大王此行的目的。”
既然秦王开了口,他做个顺手人情也没什么。
给陈伴读卖個好。
已经入港或者意外闯入海港的,则全部被聚在了一起。
淡马锡停摆,也导致很多出入南洋的船只被滞留。
要知道,朱樉的真正目的地是中东。
古代建筑多为木质结构,淡马锡又是海岛,日常也有两三级风。
不过朱樉也没有拿他们开刀就是了。
在京观和秦王卫队的震慑下,现场数万人竟鸦雀无声。
在码头一侧,一座人头组成的京观述说着一切。
所有非军方战舰,出现在这条海峡里的全部击沉。
光炮舰就有二十余艘。
得到汇报的朱樉再次出现在船头,看着重新被驱赶到一起的六万余人。
神色里充满了亢奋:“送他们上路。”
(本章完)